杨松柱-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
2022-07-12 16:06:34  |   发布者:   |   点击: 61797
摘要: 杨松柱,1970年生于四代手工技艺制造之家,传承国学、国技、锻造、錾刻等技艺,从设计到制作到传承,领域广泛,钻一技、造一物、承一脉、传一世。其独特设计理念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藏家爱好者的喜爱,具

74eaaaa99b71bb3c1bc394e6e501460c.jpg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新华村拥有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美称,是有着传承千年银器制作手工艺历史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新华村里杨氏是村里大姓,也是著名的银匠世家。

1970年杨松柱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新华村,从小耳濡目染,随着祖祖辈辈相传的技艺学习手艺。1984年,14岁的杨松柱承家族技艺,当时锻造錾刻技艺没有登峰造极,但杰出的设计理念已经力冠群雄,经其叔叔之手打造成品,当年获得“云南省名族文化遗传杰出设计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当时可谓轰动整个银壶界。

1993年承接祖业,广受博学,广招贤士,将文化、技艺传承至今,同年获得非物质文化遗文化传承人。 

杨松柱老师14岁开始打银,一直钻研中国银壶锻造古法,如今已经54岁了。近40年光阴,不仅让少年熬出了白发,更让他的技艺日渐炉火纯青,颇具盛名。

杨松柱老师秉承“传承·时光”的理念,“传道·授业”的抱负,励志将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银壶,了解银壶制造技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开创的杨派技法,主张高频锻打、高精錾刻、细腻抛光等技艺技法,让最终产品呈现杨氏文化精神,每一款产品追求完美!他一心振兴民族文化,打造国家级的民族手工艺,以器为本,以艺为根,以心为养,大道至简,匠心可验,经过多年的坚持,以杨派技法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藏家爱好者的喜爱。

目前,众多领域都有杨派技法的影子,如银饰、银器、酒器、等都贴合银壶的制造锻造技艺。

金银器制作是工艺中的精细制作工艺,简称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它是中国优秀的传统金属手工技艺,而采用这种技艺制作出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金银细工作品。具体来说,金银细工就是以金或银为主要材料,辅以其它配饰,经过精细雕錾,制成的供室内陈设欣赏,并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金属手工艺品。传统金银细工作品有金银首饰、金银配饰、金银器皿和金银摆饰四大类。杨松柱所开创的杨派技法,主张高频锻打、高精錾刻、细腻抛光等技艺技法,秉承“传承·时光”的理念,“传道·授业”的抱负,励志将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银壶,了解银壶制造技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成果:

1993年开创杨派技法。

1993 年获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95年收徒至今以传教授业已100余人。

1997年庆贺香港回归创作“同气连枝”获得云大理文化传承奖。

2008年创作“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等经典作品。

201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创立瑞福祥。

201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作坊。

杨松柱始终认为艺术同文字一样是存放历史的地方,我们仍处在历史的发展中,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银壶虽源于中国,但因珍贵,古时只有皇家贵族用得起,未能盛行,只是收藏行家的专宠,以致中国银壶制作技艺日渐凋敝。反倒日本,唐朝银壶传入后,日本人一直视为珍品,代代相传。如今,国内制银技艺高超者难觅,日本银壶却大量占领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一般人难以拥有,中国银壶也因此隐去了光芒。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作为一名手工匠人这更是我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会尽我的绵薄之力将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银壶,了解银壶制造技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666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