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丹阳市
董永传说渊源久远,是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传说故事之一,在江苏省丹阳市也得到广泛传承。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子盼母心切,在望仙桥跪盼母亲,跪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母子相会。望仙桥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小膝印。
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明嘉靖顾觉宇唱本《织锦记》载:“董永字延年,润州(今镇江市)丹阳人。”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载:“董永原籍为丹阳县人。”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1958年区划调整后,望仙桥划至金坛市,紧邻丹阳延陵)、董永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偕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偿主。一月而毕。辞永曰:“我织女,缘君至孝,帝令助君偿价。”言旋凌空去。后人名其地曰“董陂”,桥曰“望仙”。“文革”前,董永墓在丹阳境内延陵的董阁庄,董永庙在丹阳珥陵的董甲。“文革”中遭到毁坏。
董永传说渊源久远,是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传说故事之一,在江苏省丹阳市也得到广泛传承。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子盼母心切,在望仙桥跪盼母亲,跪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母子相会。望仙桥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小膝印。
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明嘉靖顾觉宇唱本《织锦记》载:“董永字延年,润州(今镇江市)丹阳人。”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载:“董永原籍为丹阳县人。”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1958年区划调整后,望仙桥划至金坛市,紧邻丹阳延陵)、董永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偕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偿主。一月而毕。辞永曰:“我织女,缘君至孝,帝令助君偿价。”言旋凌空去。后人名其地曰“董陂”,桥曰“望仙”。“文革”前,董永墓在丹阳境内延陵的董阁庄,董永庙在丹阳珥陵的董甲。“文革”中遭到毁坏。
以《织锦记》、《槐荫记》为蓝本的黄梅戏《天仙配》唱遍大江南北,“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地方戏、电视剧等文艺形式搬演董永传说,使董永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
信息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